首页
搜索 搜索
快讯

天天简讯:武汉被撞小学生母亲24楼坠亡,世上从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

2023-06-03 20:26:53 柚妈充电屋

武汉被撞小学生母亲24楼坠亡,世上从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

01


(相关资料图)

我一直关注着武汉这起校园内的车祸案,替孩子惋惜,替孩子的父母难过。

网上的声音也大多如此,希望学校和涉事老师更给孩子一个交代,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。

但没多长时间,网上的声音开始不和谐了。

有人说,孩子家长在学校门口拉横幅,影响了教学秩序,就是想讹钱;

有人说,看着孩子妈妈妆容精致,逻辑清晰,一点都不像有丧子之痛的妈妈;

有人说,这个妈妈是想当网红,打扮得体地亮相,就是为了以后直播带货。

还有人写起了小作文,替涉事的老师打抱不平,一个年轻人的大好前途就这样毁了………

再到后来,网上爆出学校给孩子的赔偿额从几十万提高到260万,似乎更是坐实了家长想从学校多讹钱的揣测。

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恶意,在6月2日有媒体发出「孩子妈妈从24楼坠亡」的消息后,立马就销声匿迹了。

孩子妈妈从24楼坠亡,孩子爸爸情绪崩溃,一家人就这样阴阳两隔。

看着这些口出恶言的人,我在想,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,才会把人想得那么阴暗?

正在工作的妈妈,接到了来自学校的电话,说孩子在学校出事了,妈妈穿着职业装火速从单位赶到学校,有什么不对?

难道为了配合气氛,妈妈还得卸个妆换身家居服,才能去学校吗?

就因为妈妈妆容精致,衣着得体,就说她不伤心,不爱孩子?

因为妈妈穿了名牌鞋子,名牌衣服,就说她不是正经工作,赚的钱来路不正?

就为了符合键盘侠们的观感,就可以没有任何依据地诋毁人家,在别人伤口上撒盐?

02

看到妈妈坠亡的消息,我很难过,感觉心里堵得慌,跟知道刘学州自杀的消息时一样。

我在看热点的时候刷到他们,只要我手一划拉,马上就会进入下一个故事。

于我而言,他们是我素未谋面的陌生人,对我的生活不该造成任何影响,但某些 片段却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。

我总能想起那个穿着得体的女子,在镜头前哭诉,「他把孩子的头压过了……」;

想起她拦住了打涉事老师的丈夫,想起她在众人的搀扶下,想搞清楚孩子被撞的始末……

当一切似乎尘埃落定的时候,这位看起来冷静得体的妈妈,做了最不冷静的决定,她从24楼一跃而下,去陪伴孩子了。

这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。

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,我只是刷刷视频就泪流满面,我实在不敢想象当事人的心情。

没有经历别人的苦,就不要轻易评判别人的行为。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个人都有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平台,但有时候,这种自由的表达也伴随着对他人的伤害和歧视。

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,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遭遇。

当面对他人的悲剧和困境时,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。

每个人的生活背景、情感和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,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和煎熬,不能轻易下定论。

悲伤和痛苦没有固定的形象,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。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宽容,而不是毫无根据地给予指责和攻击。

在互联网世界里,一些人更容易对他人进行无端指责和抨击。而且我发现,越是见识不多阅历不够的人,越愿意对别人的行为指指点点。

在网络上义正严辞抨击别人指点江山的人,现实中可能是个屋子里遍地垃圾,拖欠房租网费的混子。

这些人口出恶言、随意指责的背后是一种无知和狭隘的心态。他们缺乏真正的同理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,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肆意妄言。

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自己的不满、嫉妒或无知,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,所以选择以恶意的评论来抬高自己。

然而,这种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紧张氛围,伤害到他人的情感和尊严。

在这个充满信息和声音的时代,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和客观的判断能力。

不要被网络上的言论所左右,要学会思考和分辨真假,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,不盲从他人,不随意传播谣言和恶意。

做个人吧!